蛋雞熱應激亦稱蛋雞中暑癥,多發生在炎熱的夏季,由外界溫度過高、通風不良等因素引起。由于蛋雞沒有汗腺,且全身覆蓋大量羽毛,保溫效果非常好,造就了蛋雞耐寒不耐熱的生理特性,一旦當外界環境溫度過高或管理不當時,極易導致雞體熱應激。蛋雞生產的舒適溫度區間為15-24℃。在此區間內,蛋雞的生長性能最好,飼料轉化率最高。當溫度處于25-30℃之間時,每增加一度,采食量下降1.6-1.8%,產蛋率下降1.5%,溫度超過30℃,蛋雞開始出現熱應激反應。
一、熱應激的臨床癥狀
雞群體溫升高,采食量顯著降低甚至停止,飲水量明顯增加;精神沉郁,活動減少,部分雞出現雙腿麻痹、無法站立的情況;呼吸頻率加快,張口呼吸;翅下垂,雞冠發紺;產蛋率降低,蛋品質量下降,軟、薄殼蛋增多;相繼出現稀糞便癥狀,肛門瘀血黏膜發紺,有時發生外翻,有不同程度死亡。
二、熱應激的病理變化
肺充血、水腫;心冠脂肪點狀出血,心室擴張,心肌松弛;腦膜血管充血;卵泡充血,輸卵管內往往有雞蛋滯留。
三、防治措施
1、解除熱應激因素:加強通風降溫,縱向通風與濕簾降溫相結合,設定合適的風速,確保濕簾正常運行,避免通風死角,能夠較好的預防熱應激。
2、加強飼養:調整飼料配方,適當提高日糧中粗蛋白水平,降低能量和粗纖維水平,加大復合維生素的添加量。飲水中添加適量的小蘇打、維生素C、延胡索酸、檸檬酸、藿香正氣水及其它解暑類中藥等,都能有效預防和緩解熱應激。
3、刺激采食:熱應激造成蛋雞的采食量降低,營養物質攝入不足,可通過調整飼喂時間、增加飼喂次數的方式增加飼料攝入,補充營養。即把喂料時間調整到氣溫較低的清晨和傍晚,或在在凌晨0:00-2:00天氣涼爽時給予半小時到一小時光照來刺激采食(總光照時間不能增加),同時可增加飼喂次數,做到“少添勤喂”。
熱應激發生后,蛋雞采食量降低,同時體溫升高也帶來內分泌的紊亂,多種因素導致對營養物質的生物利用度降低,進而使生產性能下降。在處理熱應激的過程中,應采用多種舉措并重的方式,在解除熱應激因素的前提下,加強飼養管理,同時刺激采食,確保抗應激成分及營養物質的攝入,從而達到有效控制熱應激的目的。